1. 中船重工在武漢有幾個研究所
武漢701所,全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對外名稱為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原名武漢船舶設計研究所,地處紫陽湖畔和,是兩大總體研究所之一。
701研究所主要承擔艦船總體研究、設計、開發的任務,尤以艦船總體系統工程見長。自1961年建所以來,701所以艦船的研究與開發為己任,為保衛祖國的海疆、護航護漁、打擊走私、海難救助、出國訪問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 中船重工在武漢有幾個研究所招聘
我同學在里面,船舶通信系統硬件研發,月薪5000+,主要是國企,福利方面不錯,這水平在武漢研究生中算不虧吧。
里面研發分軍工和民用,基本只要本科+研究生雙211……
3. 武漢中船重工712所
武漢研究所主要是中船重工底下的6個研究所,包括701,719,712,722,717,709所。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701所:總體所,主攻艦船設計。招收專業方向齊全。作為總體所,平均待遇要高于其他裝備所。但是對于個人發展來說,弱電類(如計算機,電信,電子)等專業學生進去不是特別合適。建議船舶,機械,電力,控制等專業的同學去。
719所:總體所,主攻潛艇設計。和701一樣,待遇較好,招收專業多。對于專業上仍然是弱電不太合適。
712所:電機所,研究電機。過去不匝地,近幾年隨著任務增多,待遇有大幅提高。如果是電機等強電專業的同學,建議去這里。
722所:通信所,研究天線。待遇與712差不多,也是近幾年發展很快。比較適合微波,電磁場等通信專業的同學。
717所:光電所,研究光電設備。待遇比712,722略好。目前參與國家光電實驗室建設,發展前途很大。這里當然和光電,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弱電專業比較對口。
709所:計算所,研究計算機。老牌計算所,名氣較大,近幾年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地位有所下降。待遇上和717差不多。比較適合計算機,電信,控制等專業的同學。
4. 中船重工 武漢
上海分部是701總部的下屬單位,都是艦船研發機構!上海分部的待遇更好,發展也可以!
5. 武漢中船研究所有幾所
709所是我國最早融計算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數學理論研究為一體的國家重點工程研究所,主要從事信息指揮系統、計算機加固技術、容錯技術、并行處理技術以及網絡技術與軟件工程、圖形圖像處理、機電一體化、印制電路等專業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6. 中船重工在武漢有幾個研究所對比
719研究所,又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隸屬于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組建于60年代,是以艦船總體研究、設計為主,兼顧民用開發的多
學科、多專業的大型總體研究所。
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設計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
專業的技術人員700多人。
是武漢東湖開發區光谷主要科技力量之一。
719所科研設計任務飽
滿,經費充足,科研任務多屬"十五"預研和技術攻關的研發項目。
1965年建所以來獲得國
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3項,國家級科學技術成果二、三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50多
項。
該所地處湖北省會武漢市,科研環境優越、小區生活環境優美,連續四次獲"湖北省最
佳文明單位"稱號,2005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并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7. 中船重工在武漢市的研究所有哪幾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位于大連市,始建于1975年,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從事船舶噪聲振動檢驗測試、海洋工程測試研究、海洋應用物理研究、海洋環境研究及海上試驗的先導性、基礎性、公益性、綜合性科研事業單位。
8. 中船重工在武漢有幾個研究所啊
“719所”指的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的研發生產,2018年已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
擁有上市平臺公司5家,境外機構18家,二級成員單位95家,其中二級企業66家,科研院所29家,總資產5002億元,員工17萬人。
9. 中船重工有多少家研究所
1、南京炮苑電子技術研究所(軍工企業)
南京炮苑電子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曾是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軍工企業。作為國內最早研發藥物離子導入和中醫定向透藥技術的企業之一,
南京炮苑電子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擁有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具備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9001質量體系的認證,20余年來應用現代軍事科技,專注于NPD系列產品的不斷改進。
目前公司已研發出第六代產品,其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療方式,不僅屢受政府大型招標項目的青睞,更成為超過8萬家醫療機構的放心選擇。
在二十余年的發展中,NPD系列產品曾獲“全軍科技開發成果金獎”、“北京國際博覽會銀獎”、“全國醫藥衛生新技術優秀獎”等諸多榮譽,
2014年5月,NPD系列產品被中國行—中醫健康管理工程組委會評選為“十二五中醫健康管理工程重點推薦產品”,并同時榮獲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組委會頒發的“優質產品獎”。
2、南京軍工724研究所(軍工企業)
南京軍工724研究所鵬力科技產業集團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發起成立的產業化集團公司。
七二四所主要從事國防大型電子、機械裝備的研制、開發和批量生產,擁有三個園區,全所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億元,產品和技術先后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百余項,專利技術五十余項,為國防重點研究所。
公司秉承軍工研究所大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項目研制方面的技術及管理優勢,擁有眾多先進制造設備和檢測試驗設備、質量體系健全。
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在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應用、自動化焊接、鈑金自動成型等自動化裝備技術;大氣與海洋環境探測、數字化等電子裝備技術;
熱塑成型等塑料工程技術三大領域具有國內領先技術水平,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已形成自動化裝備工程、電子信息裝備工程及塑料熱成型工程為重點產業化發展方向,
研制開發的工業自動化成套裝備、大氣環境探測等電子設備和塑料熱成型裝備產品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產品同時遠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用戶的信任并得到國內外行家的贊譽。
3、南京三樂集團有限公司——南山電子管廠(軍工企業)
南京三樂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1935年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設立的電氣研究室,1951年擴建為我國第一個專業電子管工廠,被譽為中國真空電子行業的搖籃。
公司建有國內最大的電子生產科研基地,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微波電真空器件專業研制生產單位之一。七十多年以來,公司為中國真空電子產業的發展、為中國國防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作出卓越貢獻。
經過幾代三樂人的開拓進取和不斷創新,公司目前資產逾10億元,擁有員工2200多名,已經形成以真空電子、應用整機、現代服務業為主的三大業務體系。
公司總占地3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主要從事真空電子器件、微波能應用整機系統、特種玻璃和陶瓷、電真空專用設備等多門類高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的真空電子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和民用領域。
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建廠以來,共研制生產了600多種新產品,近百種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300多種產品和重大工藝項目榮獲國家、部、省及市科技成果和優質產品獎。
科技鑄造輝煌,智慧成就未來。未來幾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快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打造真空電子產業鏈,形成寓軍于民,軍民融合,協調發展的格局,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微波電真空器件研制生產基地;
加快應用整機、現代服務業和新型產業的發展速度,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雙突破,努力將企業建成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多元化經營、按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的大型集團公司。
4、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軍工企業)
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原南京長江機器集團有限公司改制重組、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控股的國有大型電子信息企業。公司前身始建于1946年,是我國較早設計、制造并出口大型電子裝備的整機制造企業。企業研制生產的“蝙蝠”風扇奪得我國家用電器產品的國際金獎。
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占地53萬平米,現有在職職工2900余人,總部位于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集團公司擁有一個省級研發中心、一個現代化的數控加工中心、一個先進的SMT加工中心、一個高科技創業園區。
公司下屬18家子、分公司,建有一套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產品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出口產品通過了GS、CE、UL等國際認證。主要產品有雷達、衛星地面接收站、精密模具、集成電路引線框架、UPS電源系統、電風扇、電機、電焊機及變壓器等。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對企業的改制重組使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躍上了新的發展平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是實力雄厚的中央大型企業,在半導體集成電路、通信、軟件等多門類軍、民用產品的設計、制造方面具有強大的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旗下,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將進一步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5、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宏光空降裝備有限公司(軍工企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宏光空降裝備有限公司(即中航工業宏光空降裝備有限公司,簡稱中航工業宏光,代號513)隸屬于中航工業機電系統,位于古城南京,1950年在原國民黨航空委員會保險傘研究制造所基礎上籌建,
1951年4月經中央軍委和政務院批準正式設立。是“一五”期間前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中國空降空投、航空救生專業的搖籃和基地。
公司設有空降空投、航空附件、通用航空裝備、工藝技術等4個研究所,1個民品研發中心,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其中研究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0余人。
先后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防發明專利、國家銀質獎、日內瓦產品金獎。公司擁有GJB9001B-2009版質量體系二級證、飛機安全產品適航證、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證等資質證書。
公司在空降空投和航空救生裝備領域創造了數十項國內第一,曾為我國第一次核爆、載人航天工程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作出積極貢獻。
軍用空降空投產品形成投物傘、傘兵傘、阻力傘、回收傘等9大系列,民用航空領域有運動傘、高樓救生傘、熱氣球等5大系列,航空附件有飛機安全帶、液壓手搖泵等產品,
廣泛應用于陸、海、空軍和民航,并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且為汽車附件、達克羅涂覆溶液及設備等系列產品領域的重要廠家。汽車安全零部件在中國市場占有率為第一。
面向未來,公司堅持“創造天地間流行,呵護空降兵生命”的企業使命,致力于建設全球領先的空降空投系統研發生產基地和安全系統集成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