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航運業的現狀分析
沒有絕對的淡季和旺季之分,需要看具體的航線以及行業。從航線來看,可大致分為內河船運和海運。從不同行業的貨物運輸量的角度來看,情況則較為復雜。
1、對于內河船運來說,以長江航線來舉例說明,總體來說,每年長江洪水期也就是6、7月份的到來,隨著水位回升以及船效的提高,內河船運也會隨之到達一個高峰期,其他時期則相對弱一些。比如據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長江內河航運的貨運價格,隨著長江洪水期的來臨,煤炭、鐵礦石、石灰石和水泥熟料等貨物運價均呈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趨勢。
2、對于海運來說,北美和歐洲航線的傳統淡季就是6、7、8月份。旺季是年底的時候,一般會延續到3-4月。6、7、8三個月是歐洲的假期,所以對于海運出口來說是淡季。在年底,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過圣誕節,需求量自然比較大。其它時間則是分開的,一些國家國慶,婚慶,地方性節日,時間不定,對于出口來說為旺季。
2. 我國航運業的現狀分析圖
目前船員就業比較容易,近期航運運輸價格一路高升。航運業市場也相當火爆,隨著新的船舶不斷下水營運,不論是高級或者是普通船員,一時間緊缺,工資收入隨著水漲船高。
根據目前情況,船員近期間就業比較容易。建議:不論新舊船員,雖然說就業率高時期,選擇國企或者是大中型運輸船舶公司。資金鏈穩妥公司。
3. 航運企業發展現狀有什么特點
海洋運輸的中間環節較多,它只能實現港口對港口的運輸。而且海上航線大多是固定的,它不能隨機的改變。
而其他的運輸方式,比方公路運輸相對突出的優點就是機動靈活,它能夠實現門到門的運輸方式,當然公路因素的缺點是只能短距離的運輸。
4. 中國民航運輸業發展的現狀
(1)航空運輸缺點: 航空運輸的主要缺點的飛機機艙容積和載重量都比較小,運載成本和運價比地面運輸高。
由于飛行受氣象條件一定限制,影響其正常、準點性。
此外,航空運輸速度快的優點在短途運輸中難以充分發揮。
(2)航空運輸優點:
1.具有較高的運送速度 當今世界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行情瞬息多變,時間成本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航空運輸較高的運送速度已成為當前國際市場上商品競爭的有利因素。
2.破損率低、安全性好 采用航空運輸的貨物本身價值較高,航空運輸的地面操作流程環節比較嚴格,管理制度比較完善,這就使貨物破損率很低,安全性較好。
3.適于鮮活、季節性商品: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對于食品的新鮮程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特別的對于那些價格昂貴的產品,保鮮度的問題東莞到山東物流只能夠借助航空運輸來實現。
鮮活商品對時間的要求很高,運輸延遲會使商品失去原有價值。
采取航空運輸可以保證商品新鮮成活,有利于開辟遠距離的市場。
對于季節性商品,航空運輸能夠保證在銷售季節到來前應市,避免了由于錯過季節導致商品無法銷售而產生的費用。 拓展資料: 在航空運輸發貨過程中,有一些貨物雖然可以運輸,但是卻必須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或者提前準備好相關證件,這些貨物的種類具體如下:
1、麻醉藥品——需要準備衛生部藥政管理局頒發的麻醉品運輸憑證。
2、活體動植物或者一些動植物制品——需要動植物檢疫站頒發的動植物檢疫證書,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南航急件艙是不收活體動植物的,如果貨物中有這些物品,需要交到貨臺,由南航開單。
3、罐裝液體和粉狀物品——需要準備出產廠家的物品性質證明。
4、音像制品——需要準備省社會文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簽發的音像制品運輸傳遞證明。
5、海鮮——不同地方對海鮮的包裝箱要求不一樣。
就拿南航和白云機場來說,這兩地對海鮮要求使用它們指定的專用箱,另外如果單用泡沫箱是不能裝箱的,還需要另外增加紙箱并且進行打包才能運輸。
6、玻璃制品——必須采用封閉的木箱,并且使用三角架固定。 : 航空運輸_
5. 我國航運業的現狀分析報告
中國的航海技術一度領先,但架不住故步自封和閉關鎖國政策的負面影響。如此一來中國航海技術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況,而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后,航海技術、工業制造等都發展迅速,自然能實現“彎道超車”。垍頭條萊
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航海船只仍然以木船為主,動力靠風帆。相比之下,經歷過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逐步淘汰木船,取而代之的是硬度更高、航行能力更加出色的鐵船,動力系統也從風帆變成煤炭。相比之下,英國船只的硬件設施比中國好的多,容錯率更大的他們自然能掌握更好的航海技術。畢竟鐵皮船在海里面犯點小錯沒啥問題,但木船稍不注意就有翻船的風險。頭條萊垍
除此之外,自明清以來朝廷一直奉行閉關鎖國政策。毫不夸張的說,“片板不得下?!边@一政策被沿海地區官府貫徹執行。連小帆船都不允許下海,更不要提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正所謂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無法下海實踐,中國的航海技術如何發展?相比之下,經過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在“資本至上”思想的驅動下紛紛在海洋上尋找“黃金”。以英國為例,通過工業革命他們的航海技術有很大的發展,在全國開拓了許多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英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助力英國航海技術的發展。萊垍頭條
更要命的是,中國航海技術存在技術斷代。鄭和七下西洋后,明朝再沒有大規模下海航行。部分官員片面地認為鄭和下西洋花費過多,空耗國庫,不利于國家發展。于是,他們將鄭和下西洋時所用的寶船設計圖燒毀,導致寶船絕世。存在技術斷代的中國在航海技術上當然比不過一直在發展的西方國家,被反超實屬正常。萊垍頭條
6. 我國航運業的發展現狀
現代物流作為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被廣泛認為是在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乍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是一項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甚至跨國界的系統工程。
根據中遠集團“由全球承運人向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的經營戰略,本文從進一步促進中遠物流發展這一目的出發,介紹了國際航運業形勢與中遠航運業現狀、物流的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并采用定性定量技術對物流市場進行了分析預測。 文章運用大量數據分析了中遠物流的實際情況和急待解決的問題,闡述了發展中遠物流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導思想,探討了中遠物流網絡規劃原則、實施方案和發展中遠物流的戰略體制選擇。
本文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從中遠物流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兩方面對中遠物流系統進行了模擬評價。
7. 我國民航運輸業的發展現狀
2020年,民航行業完成貨運輸總周轉量798.5億噸公里;
2020年,民航行業完成旅客周轉量6311.2億人公里;
2020年,民航行業完成貨郵周轉量240.2億噸公里。
中國民用航空局(簡稱:中國民航局或民航局,英文縮寫CAA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民用航空事業的由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歸交通運輸部管理。
8. 航運業的發展趨勢
形成國際航運中心的基本條件∶1、必須擁有一個發達的國際航運市場,其中包括擁有國際運輸船舶、提供運輸勞務的供給方;擁有國際運輸貨源、需要運輸勞務的需求方;擁有供需雙方的代理人、經紀人,它們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從事各種形式的航運交易行為。 2、強大的腹地經濟。腹地經濟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另外一大特征。在眾多的港口城市中,一個城市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航運中心,同腹地經濟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無論是倫敦、紐約、鹿特丹等歐美國際航運中心的形成和發展,還是東京、香港、新加坡等亞太國際航運中心的崛起都充分證明國際航運中心的形成離不開腹地經濟的發展。 3、充沛的集裝箱物流。集裝箱物流量已成為代表當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全球性和洲際性國際航運中心都擁有巨大的集裝箱物流,即擁有巨大的集裝箱樞紐港。著名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紐約等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都處于世界前列。 4、國家或區域性進出口貿易的航運樞紐。國際航運中心一般都位于國際經濟和貿易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國際主干航線上,或者本身就是國際主干航線的起點。國際航運中心所在的港口,有上億噸、幾百萬TEU的物流進出,必然有眾多的航線航班聯系世界各國幾百個港口。 5、良好的港口條件和一流的港口設施。國際航運中心所在港口,都擁有良好的港口條件和完善的港口設施,擁有深淺配套、功能齊全的碼頭泊位、相應的裝卸設備和堆存設施以及適應現代船舶大型化趨勢的深水航道?,F代國際海運船舶的大型化對港口航道的吃水條件要求很高,因此,國際航運中心所在港口必須擁有一條15米水深、滿足第五代、第六代集裝箱船舶自由進出的航道。 6、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運系統。國際航運中心必須擁有暢通的后方集疏運系統,航運中心的特征不僅表現在它擁有一套完善的海運系統,而且還必須具有高度發達的集疏運網絡系統,包括鐵路、公路、沿海、內河及航空等集疏運系統。國際航運中心除了具備完善的硬件設施以外,還需要不斷改進服務與管理系統。包括能夠提供一流服務的海關、邊檢、衛檢、動植檢和港務監督等口岸檢查檢驗機構,修造船服務、海難救助、保險、郵電通信、航運信息與咨詢機構、航運經紀與中介機構等等。此外,國際航運中心還必須擁有電子數據交換(EDI)系統。 7、積極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環境。國際航運中心一般設立有利于航運業發展的各種特別經濟區域(如保稅區、自由貿易區)和按國際慣例辦事的法規制度,為旅客、貨物、船舶的進出和資金融通,提供最大的方便。如新加坡和香港整個地區實行低稅的自由港政策,在通關手續、海關商檢、轉運手續和監督、作業程序、庫場存儲等方面均給予盡可能的方便,并在各種收費項目方面實行減免政策。
9. 我國航運業的現狀分析論文
“曲峪鎮賽如蘇州,一水沖成干溝”,這是山西省臨縣曲峪鎮人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鎮史。曲峪鎮,地處縣治的西南邊緣,離城百余華里,瀕臨黃河,隔望陜北,石頭山坐底,膠泥土蓋帽,地少土瘠,道路崎嶇,乃偏僻之縣的偏僻之鄉,甚至有人把它比喻為臨縣的“西藏”,怎么能和蘇州搭上界呢?它又是怎樣成為干溝的呢? 流傳久遠的故事,至今依稀尚存的佐證,都在追憶著曲峪古鎮殷實悠久的歷史……
聊聊曲峪古鎮的陳年舊事
超級富翁“李十萬”。當歷史的年輪飛轉到明朝某個年頭的時候,曲峪古鎮已經發達興盛到“店鋪比肩、廈檐相沿、小河上有橋、下雨天走遍全鎮都不濕衣裳”的繁華境地。就像榆林的鎮川堡在歷史上被陜北人稱為“小北京”一樣,臨縣的曲峪鎮在當時的千里晉陜峽谷被稱為“小蘇州”;就像磧口古鎮在清末民初成就了兩代晉西首富一樣,曲峪古鎮在明朝就誕生了一個超級富翁“李十萬”——當時社會上值錢的東西,他都有十萬以上,因而得此雅號!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老天要收“李十萬”,殃及整個古鎮。話說某個大年初一,“李十萬”剛過門的兒媳婦早晨第一個出院,樹上棲的一只鳥開口說話了:“李十萬,李十萬,驢年散?馬年散?”新媳婦聽不懂是啥意思,心想馬比驢好,就隨口答道:“馬年散?!碑斈昙瘩R年,先是天火燒,后是洪水沖,隨著“李十萬”的灰飛煙滅西天去,“小蘇州”也鎮毀人逃四散走…
浴火重生曲峪村?!靶√K州”被毀之后,有一支逃難的鎮民傍著黃河溯流遷徙,北移200公里來到河曲縣時,發現有一條溝的地形曲里拐彎,和剛剛被毀的家園十分相似,睹物思鄉,不再前行,就地落腳開新村。為了永遠不忘自己的根,就把他鄉當故鄉,新村當舊村,依舊取名曲峪村。斗轉星移,歲月荏苒,數百年后,繼承了曲峪古鎮奮斗基因的河曲縣曲峪村,在農業學大寨中創造出了超越先人的不朽業績,成為全國農業學大寨中的真正典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戶均固定資產超萬元!隨著歲月的不斷流淌,新、舊曲峪的關系越來越模糊了,但就在前幾年,還有三位河曲縣曲峪人,手捧家譜來臨縣曲峪尋根問祖,樹高千尺,落葉歸根,根祖文化已深深溶入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
歷史資料佐證?!洞兛谥尽访鞔_記載:“乾隆年間水患多,曲峪、侯臺兩鎮被毀后,兩鎮商民南移磧口建新鎮”。雖然這個時間比曲峪人流傳的“李十萬”的故事最少也要晚100多年,孰正孰誤,經與相關專家探討,大致結論均由口史而來,難有確鑿考證,但至少可以說明兩點:(1)在磧口古鎮興盛之前,曲峪古鎮已是臨縣很興盛的集鎮;(2)曲峪古鎮曾毀于大洪水是不爭的事實。
曲峪鎮南5公里白道峪村的99孔半大院,是已考證的臨縣第一大院,她和曲峪古鎮的關系,是不是與磧口古鎮和李家山的關系相似呢?在1976年特大洪水之前,開陽灘尚存的那么多豪華墓葬,無言地向后人昭示著先輩曾經的輝煌。解放初,在曲峪的鐘鼓山廟院里長著兩棵柏樹,絲毫不比正覺寺的細,這是曲峪古鎮千年歷史的又一明證。今日曲峪2000人30多個姓氏,則說明曲峪古鎮昨天是個人口流動較大的地方。每段文字,每個故事,甚至一草一木,都在映證著曲峪古鎮久遠而不俗的歷史。我不禁想問,如果說成就磧口古鎮的“風水”是二磧,那么曲峪古鎮賴以發家的“風水”又是什么呢?
推敲曲峪古鎮的風光往事
對于曲峪古鎮的這些陳年往事,打小時起就無數次地聽長輩們講過,但一直是將信將疑:在自然條件差到已經“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的縣分里,在那個幾乎是純農業經濟的歷史朝代中,曲峪鎮憑什么條件能夠積累那么多的財富而成為“小蘇州”呢?直到沿黃公路開通之后,當我站到曲峪鎮上游數公里的某一個位置回眸古鎮的時候,不由眼前一亮,茅塞頓開,我找到了小鎮先人們數百年前創造不朽歷史的“風水”!
十里長灘生曲峪。黃河在這里畫了兩條并不顯眼的弧線:一條是黃河向西偏,一條是山勢向東縮,這一偏一縮之間,空出了整整十里長灘, 按照黃河曲峪段的歷史寬度僅為“隔河可以對話”、“放羊小子可以把石頭扔到陜西”的說法來計算,這片長灘最大時應該有9000畝左右的面積,由于潮起潮落要占掉一部分,保守的估計,歷史上這里有不下5000畝的灘地,而且是用井水灌溉的園子地。再輔以曲峪溝、開陽溝的溝地和2000畝山地為補充,在全農耕的社會里,在當年的曲峪村、開陽村一帶,生息2000人應該是好光景了。這在三千里江山一萬座山的臨縣,應該說是一方風水寶地了,太遠的說不清楚了,但直到明末清初,臨縣人口僅20000人,不難想象,曲峪古鎮在很早的年代里,已是臨縣主要的人口聚居區之一。
五條大道興起集。農耕社會也是離不開交換的,曲峪的人口優勢和地理優勢決定了它是周邊30里半徑內100個左右村莊興集互市的首選地。在出行主要靠腿、運輸主要靠驢的歷史上,曲峪可以放射出去五條當時可稱為大路的路,相對于“地無一畝平、出門就爬坡”的臨縣其他大多數村莊來說是比較好走的,或者說曲峪可以吸引五個方向的人來趕集:沿黃河向南30里到叢羅峪;沿黃河向北30里到杏嶺莊;從南山一條大路30里通到正覺寺;從北山一條大路30里探到苗家鄢;進曲峪溝30里則可輻射石白頭鄉和雷家磧鄉各一半。此外,曲峪黃河對岸的陜西省坑鎮、店鎮、峪口鎮、木頭峪鄉的人們也是曲峪集上的???。無商不富,有集必興,在方便了鄉民交換的同時,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曲峪鎮人了。
傍著黃河富古鎮。我們非常熟悉的綏遠——磧口——晉中的水旱商道,在清朝中期之前一直是被禁止的,但本省上下游之間、晉陜之間區域性的商業活動一直還是進行的。由于曲峪鎮得水上便利,能夠把府谷、保德、佳縣等地的物品販回來,又由于歷史上信息比較阻塞,生意恐怕要好做些,利潤相對穩定,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曲峪在當時富甲一方,受人羨慕是自然的事。稱“蘇州”只是在小天地里打比喻,既說明蘇州太有名,又說明咱本地在歷史上也貧困,但又有美好的向往。富積“李十萬”,應該是有影子不愁放大的道理。至于曲峪古鎮毀于何時,我無從考證,我倒覺得既說不清,也無需說清,哪個沿河靠溝的村鎮,都豈止經受過一次、兩次大洪水的考驗?曲峪灘由幾千畝變為幾百畝,無疑是歷次洪水反復侵蝕的結果。
說說曲峪古鎮的一些著急事
近百年來,京包鐵路的開通,黃河航運業的蕭條,加速了曲峪的衰落;全社會公路運輸的大普及,使偏居一隅、處于交通末梢的曲峪古鎮發展更加滯后。當又一個千年來臨,曲峪古鎮再度迎來興盛的曙光,縣鄉油路、沿黃公路的建成,對于曲峪古鎮經濟發展的帶動十分明顯。但是,每每當我想起古鎮的兩件事,就不得不心生憂慮。
紅棗雨爛的問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曲峪古鎮得天獨厚的是紅棗樹,全鎮紅棗年總產量已達1000萬公斤,這是曲峪百姓基本生活的保障。令人心焦的是,紅棗雨爛頻發,許多年份,已經碩果累累、豐收在望了,又眼睜睜地看著紅棗在綿綿秋雨中生生爛掉。為了治爛,在政府的扶持引導下,建起了不少烤爐,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災害損失。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是爛在枝頭、進不了烤爐的。面對頻繁的自然災害,棗農均束手無策稱“天年”。
其實未必。三十年前,治理紅棗蟲害也是在天年論中成功的,山西農科院因此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位即將赴美留學的黃毛丫頭以書生之見說應該是可治的,網上也有一些實踐成果方面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書生之見,棗農們在實踐中也有林林總總的治爛經驗等待總結應用??煞裢评碚J為,棗爛難題在科技層面上已非“禁區”?憂心之余,我提個建議:鑒于呂梁市黃河沿岸有近百萬百姓靠紅棗為基本生活來源,可否由市政府一次性拿出紅棗棗爛年損失的10%的資金,投向對口的農科機構專題攻關,輔以發動基層干部總結群眾經驗,為治理棗災、惠及棗農、促進呂梁協調發展搏一把。如若成功,這群緊靠黃河畔、土地最薄、信息最少、出路最窄的弱勢群體的生活就有了基本保證。
保灘護鎮的問題。曲峪鎮因天賦長灘而生,而古鎮當年賴以起家的“風水地”,則由于黃河河床的不斷於高,特大洪水的反復光顧,早已被沖刷毀壞了大部分,歷史上的晉陜峽谷第二大灘,僅存前曲峪灘和開陽灘兩個小灘了,各剩幾百畝吧,而原本居于十里長灘腰部位置的后曲峪灘,早已蕩然無存,從東山到西山,淺淺漫漫的都被黃河占領了。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在曲峪則是,黃河被於小河更高。近幾十年來,曲峪溝十年一遇的洪水就要進鎮游街了。為了防洪護鎮,從30年前開始,前、后曲峪人民就用義務工、村積累、政府支持多種力量年復一年開展筑堤防洪的不懈努力,防溝護鎮工程初步告捷,這階段性成果已讓曲峪人在夏天安心了不少。
但是,曲峪古鎮防黃大堤不僅至今沒有啟動,而且防黃意識也普遍較為麻痹??陀^地講,黃河安瀾了35年了,曲峪人,半數以上并沒有見過黃河的濤天巨浪,也難有防范意識,更難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歷史的教訓不應忘記。如果說明朝洪水沖垮“李十萬”已經久遠并被披上了神話外衣的話,那么1976年農歷七月初七日黃河大水,傾刻間使索達干村居住的較低的家庭窯塌地毀人亡,釀成了臨縣歷史上最大的自然災害的慘痛教訓,我們當引以為戒。
黃河中游已經三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洪水了,在水利工作中常常使用的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概念,無論何年一遇,對于僅剩的幾百畝灘地,都可能是一次極為嚴峻的考驗。為了有效保護這古鎮人民賴以生存的良田,保護千年古鎮僅存的這一點點“風水”,為了給古鎮的可持續發展保留空間,呼吁政府和有識之士給予足夠的重視,爭取到水利水保資金的投入,抑或在拓修沿黃公路時充分考慮曲峪古鎮的歷史價值,學習木頭峪鄉的做法,謹慎規劃,合理傾斜,扶貧救急。保護良灘,就是保護古鎮!
歷史無言,古鎮無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人一定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才能比先人生活得更好,才能造福當代,澤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