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船舶旗下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中遠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8532萬載重噸/1114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158萬TEU,居世界第四;干散貨自有船隊運力3352萬載重噸/365艘,油輪船隊運力1785萬載重噸/120艘,雜貨特種船隊300萬載重噸,均居世界第一。
集團在全球集裝箱碼頭將超過46個,泊位數超過190個,集裝箱吞吐量9000萬TEU,居世界第二。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5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集團旗下一共有公司103家,其中上市公司有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國船舶下屬上市公司
屬于臺企遠東集團旗下九大上市公司之一的裕民航運(2606)之子公司裕民航運(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裕耀輪”號由該公司委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所屬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載重187,882噸,屬海岬型散裝船,于2017年1月10日與另一艘同類型“裕宙輪”號同時交付下水。
3. 中國船舶集團有幾家上市公司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船舶(證券代碼:600150)”的全資子公司。十年來,公司始終堅持科學發展,沿著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目標穩步向前邁進,不斷用數據書寫著企業發展的新篇章。如今,公司規劃占地總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年造船能力700萬載重噸以上,造船總量和經濟效益連續多年穩居國內造船企業首位,被譽為“中國第一船廠”。
4. 中國船舶有幾家上市公司
1.皇家加勒比:皇家加勒比游輪有限公司(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 簡稱RCL)在全球范圍內經營游輪度假產品,旗下擁有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精致游輪、精鉆游輪、Pullmantur、CDF(Croisieres de France)、TUI游輪(50%合資)六大品牌。公司目前擁有各品牌總共41艘豪華游輪(另有4艘在建)。同時公司也在世界范圍內運行多樣化的航線,并提供覆蓋七大洲大約460個目的地的陸地游度假產品。
2.歌詩達:始于1860年意大利,世界郵輪業翹楚嘉年華集團旗下,歐洲地區知名郵輪公司,于2006年進駐中國國際郵輪。
3.公主游輪:始于1965年,隸屬于美國嘉年華集團,國際知名豪華郵輪品牌,提供3天到111天的逾170條不同的航線,以別出心裁的船舶設計、豐富多樣的船上餐飲、娛樂休閑體驗和非同凡響的客戶服務譽滿中外。
4.云頂游輪:云頂郵輪集團旗下,源自亞洲的豪華郵輪品牌,專為中國及亞洲高端郵輪市場量身打造,以業界領先的船員乘客比例以及乘客空間比例,為旅客提供區內高水準的服務及寬敞舒適的海上居停。
5.地中海游輪:成立于1970年,隸屬于地中海航運集團,全球大型的家族郵輪品牌和集裝箱船運公司,是歐洲、南美、南非和中東郵輪市場佼佼者。
6.麗星游輪:始于1993年,云頂郵輪集團旗下,以發展亞太區郵輪旅游為主,旗下擁有雙子星號、寶瓶星號、雙魚星號、大班號知名郵輪。
7.冠達游輪:始于1840年,嘉年華集團旗下,世界知名豪華郵輪,遠洋航行領域先驅,提供定期橫跨大西洋航線的奢華郵輪品牌,讓游客體驗豐富多彩的海上之旅。
8.名人游輪:成立于1990年,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公司旗下高端郵輪船隊品牌,名人游輪的標識“X”代表著奢華主義,率性,現代感的設計營造出溫暖的空間,餐飲體驗與餐廳硬件的設計相得益彰,名人游輪獨有的服務讓游客在寶貴的時間里獲得無與倫比的體驗。
9.維京游輪:以運營內河游輪為特色的全球性大型游輪企業,歐洲大型游輪公司,內河游輪旅游產業佼佼者。
10.中華泰山游輪:中華泰山號隸屬于渤海郵輪有限公司,“中華泰山”郵輪船長180.45米,船寬25.5米,總噸位2.45萬噸,擁有927個客位,郵輪備有多達400多間歐式風格。
5.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屬于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持有的大連船舶集團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百分之九十的股權,注冊資本為七萬五千萬元,整體實力比較雄厚,是一家有實力的公司。
6.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中船海神公司是一家大型軍工央企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公司,集央企、國企、民企于一體,由中國船舶集團、海鷹企業、中船投資、“邁迪衛盾”、晶發科技聯合出資,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激發,優勢融合,極具活力;
這是一個懷揣偉大夢想的團隊。五年內將將中船海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千億級“獨角獸”上市公司,成為中船集團醫療裝備產業專業平臺、國家醫療器械中央企業示范單位和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醫療器械高科技龍頭企業;
這是一個“聽黨話,跟黨走”、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團隊。共產黨員、公司董事長黃余紅是一名轉業軍人,從去年9月開始,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為海神的孕育、萌芽和誕生四處奔走呼號,將不怕艱難險阻、不畏荊棘載途、不惜付出犧牲的紅色基因融入到海神血脈和實際行動,率領員工實現了海神從無到有、夢想成真的傳奇!
7. 中國船舶旗下上市公司有哪些公司
南船是指中船集團,北船是指中船重工,他們均沒有上市。但是他們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中國重工,廣船國際,中國船舶,St鋼構,風帆股份。
拓展:
1.南船是指中船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集團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簡稱CSSC)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
2.北船是指中船重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1999年06月29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等。擁有7家造修船企業,年造船能力500萬噸。造船能力雄厚,工藝精湛,能建造各類型軍民用船舶。
8. 中國船舶旗下上市公司有哪些企業
目前,中國三大核電集團(中核、中廣核、國家電投)已經聯手與中船集團等船舶巨頭進行了海上核電站的研發合作。參與海上核電站研發的一位工程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進展相對順利。
2017年8月,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國核電(601985.SH)發布公告,公司與關聯方浙能電力(600023.SH)及其他投資方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擬共同出資設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
新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中國核電出資5.1億,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億元,上海電氣出資1億元,浙能電力出資0.9億元。
公告稱,新公司的設立,符合國家“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有助于推動船舶核動力軍民融合發展,有利于多元產業合作。
中國核電表示,新公司的成立有利于促進國家核能可持續發展,推動核動力裝置在水面艦船、海上綜合利用平臺等工程領域的應用,掌握海洋核動力自主化核心技術,促進國內海洋核動力裝備產業化發展。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主營海洋核動力裝備開發、建造、運營和管理,生產、銷售電力、 熱力、淡化水及相關產品等。
在產業方面,業內人士預測,僅就海上石油鉆采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逾1000億元。根據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制造產值,而南海的規模則會更多。
9. 中國船舶旗下上市公司有哪些股票
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江南集團)獨家發起,以其下屬的鋼結構機械工程事業部為主體,通過社會募集方式于1997年成立的上市公司。2016年底公司完成改革重組,更名為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現有股數為736,249,883股,控股股東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船集團),持有本公司股票275,204,726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7.38%,江南集團持有本公司股票28,727,521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9%。
公司于1997年6月上市之后,共經歷了三次名稱變更,分別為2007年9月公司名稱由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月公司名稱由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船鋼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2017年2月正式更名為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上市以來,運作規范,市場形象良好,分別于1998年7月入選上證30指數樣本股,2003年7月入選上證180指數樣本股; 公司曾以大型鋼結構工程、重型港口機械、特種壓力容器等三大拳頭產品為主導,不斷占領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公司目前緊緊跟隨國家發展趨勢大方向,把握好中船集團中長期戰略規劃布局要點,緊密結合貫徹落實中船集團“十三五”規劃,緊密結合中船集團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落實“五個驅動”等中心任務要求,緊密結合中船集團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摒棄舊業務、舊思想,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堅定信心走轉型發展新道路。通過創新破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促進科技創新與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持續發展和全面融合,提出了“創新、合作、包容、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產業布局上,公司將結合國家各大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精神和中船集團中長期戰略布局,緊緊圍繞公司新發展理念,瞄準與公司未來發展相適應的產業,提出了“以軍民融合為主線,多元產業同發展”的戰略布局。
公司將緊緊圍繞“軍民深度融合”和“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在高科技新產業和高端艦船裝備業務上有所突破,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朝著“打造成為中船集團旗下高科技新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上市平臺”的戰略目標努力前進,為中船集團做優做強做大海洋裝備業務的目標和股東價值最大化提供有力支撐
10. 中國船舶集團 上市
沒有上市,公司性質是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不能公開發行股份,所以不存在上市的可能。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船新能”),是隸屬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型國有央企。
中船新能以解決能源行業的問題為導向,以船舶動力技術為依托,致力于清潔能源、分布式供能、儲能、智慧能源、生態工程等業務的投資、建設、運營,以及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裝備研制與工程總承包業務。
中船新能秉承“創新、創業,國際、扁平”的經營理念,聚力推動能源行業供給側結構調整,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指引,逐步打造成為全球太陽能及儲能創新型領軍企業。
11. 中國船舶牽涉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中國船舶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業務、機電設備等業務都有包含。公司產品線可以涵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船型的造船業務,多年來造船總量、造機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因而,作為中船集團核心民品主業上市公司,在船舶行業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船舶制造絕對權威。
簡單將中國船舶的公司情況和各位小伙伴們說了之后,我們來觀察一下中國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品牌和業務規模優勢
公近年來,中國船舶的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深遠,在競爭方面,生產效率、周期、產品質量、成本控制、顧客滿意度等領域展現出極大地優勢,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聲譽,而且競爭力方面也是不弱的。在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中國船舶行業將更進一步拓展和整合產品業務范圍,基本已經將船舶以及海工產品的類型覆蓋了,強化了上市平臺的定位,進一步推動船海產業做強做優。
亮點二:深入調整產品結構,造船,海工,動力,三箭齊發打造全球造船龍頭
公司主動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以達到市場的需求,在鞏固集裝箱船、油輪、氣體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礎上,對小型船市場提高關注度,將搶奪訂單當作是企業最急迫的任務。因此,中國船舶貼近市場,開發改進主流船型,加快實施豪華郵輪項目,打破海工裝備自主設計瓶頸,將動力機電業務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轉型。除這些以外,其旗下還有自己研發的船只項目,例如:大噸位的散貨船、運輸船、成品油船、集裝箱船等,進軍大型郵輪建造市場。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疫情減緩后,,經濟開始復蘇、復工和復產,并在其帶動下,大宗商品走牛,旺盛的需求帶動了船舶運輸的發展。中國船舶作為我國民船龍頭企業,將逐步帶領我國民船回暖,并促進造船業供給側改革;不難預想中國船舶未來還是很有前途的,將最先享受到行業發展所擁有的紅利??傮w來講,中國船舶作為我國船舶制造業的老大,有機會在行業改革換代之際,乘改革春風,讓企業跨越式發展。